Manus Agent
Manus 是由中国(总部在新加坡)的初创公司 Monica(也称 Butterfly Effect AI)于 2025年3月6日 发布的一款全自主 AI 智能体。它不仅能像聊天机器人回复信息,还能自行规划任务、调动多个子模型协作执行,并在后台持续运作直到完成,支持多模态任务(如网页浏览、代码生成、文件处理等)。
功能亮点
- 任务自主执行:例如自动整理简历、分析股票、预订行程、生成网站、制作演示文稿等。
- 实时过程可视化:有 “Manus’s Computer” 侧边窗显示它的每一步行动:打开标签页、填写表单、运行脚本等。
- 多工具集成:可与浏览器、API、代码编辑器、数据库等协同工作,自动构建端到端工作流程。
市场反响 & 争议
热度与邀请机制
- 一经发布就在中国引爆热潮,邀请码供不应求。
- 有平台上甚至出现高达数千美元的转售,包括 eBay 与 Xianyu。
正面评价
- 有用户称其“超越 OpenAI Deep Research”,尤其在助理类任务上表现更出色。
- Vox 指出,它在个人辅助任务上胜过 Operator(OpenAI)和 Computer Use(Anthropic)。
否定与质疑
- Business Insider 的测试中表示,分析狗狗币情绪数据缺乏真实性,创建网站内容甚至涉嫌抄袭。
- 测试者发现它会“模拟”社交反应,回答不一定真实可信。
- 稳定性、上下文长度限制与信用消耗过快是 Beta 用户普遍反馈问题之一。
来自 Reddit 的反馈:
“所有任务最终都卡在 ‘context 太长,请新聊天’…”
“Manus 很厉害但价格太贵,context 限制让大项目行不通。”
使用成本与获得方式
- Beta 阶段:目前为邀请制,绝大多数申请者尚无法立即使用。
- 计费机制:采用信用点系统,Starter 套餐约 $39 获得 3,900 点,每天限一个任务;任务复杂度越高,信用点消耗越快。许多用户反馈信用消耗激烈且限制多。
小结
优势 | 劣势/局限 |
---|---|
独立规划并执行复杂流程 | 稳定性差,容易崩溃、卡上下文 |
过程透明可视 | 任务耗时长,信用消耗快 |
GAIA 基准成绩领先 | 部分输出含假信息、可能抄袭 |
多工具整合 | 隐私及数据托管引发担忧 |
Manus 确实是通向 AGI 方向上的一次创新尝试,尤其在代理式 AI这一赛道上引起全球瞩目。但目前距离“可靠可用”还有一段距离——不少用户反映它仍处于较早期的 Beta 状态,有改进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