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代理,是指具有与被代理对象相同的接口的类,客户端必须通过代理与被代理的目标类进行交互,而代理一般在交互的过程中(交互前后),进行某些特定的处理
。
代理模式中的UML图如下:
代理模式中的角色:
抽象对象角色
声明了目标类及代理类对象的共同接口,这样在任何可以使用目标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代理对象。目标对象角色
定义了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目标对象。代理对象角色
代理对象内部含有目标对象的引用,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目标对象;代理对象和目标对象具有统一的接口,以便可以再任何时候替代目标对象。代理对象通常在客户端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之前或者之后,执行某些操作,而非单纯的将调用传递给目标对象。
示例代码:
首先定义AbstractObject
类,在其中定义代理类和目标类共有的接口operation()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Object {
protected abstract void operation();
}
下面定义目标实现类:
public class Real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{
@Override
protected void operatio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do operation...");
}
}
下面是代理类:
public class ProxyObject extends AbstractObject {
//对目标类的引用
private RealObject realObject;
public ProxyObject(RealObject realObject) {
this.realObject = realObject;
}
@Override
protected void operation() {
System.out.println("do something before real peration...");
if(realObject == null){
realObject = new RealObject();
}
realObject.operation();
System.out.println("do something after real operation...");
}
}
下面是测试类:
public class ProxyTest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AbstractObject proxy = new ProxyObject(new RealObject());
proxy.operation();
}
}
执行结果如下:
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,代理对象将客户端的调用委派给了目标对象,在调用目标对象之前及之后都可以执行某些特定的操作。
总结:
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:
如果已有的方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,此时有两种办法:
(1)修改原有的方法来适应。显然这违反了“对扩展开放,对修改关闭”的原则。
(2)采用一个代理类调用原来的方法,且对产生的结果进行控制。这就是代理模式了。
使用代理模式可以将功能划分的更加清晰,有助于后期的维护。
以上所说的这种代理模式称为静态代理
。
扩展:
Spring框架是时下很流行的Java开源框架,Spring之所有如此流行,跟它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。Spring本身含有两大特性,一个是IOC,一个是AOP的支持。
IOC是Inverse Of Control
,即控制反转,也有人把IOC称作依赖注入。我觉得依赖注入这种说法很好理解,但不完全对。依赖注入是Dependency Injection的缩写,是实现IOC的一种方法,但不等同于IOC,IOC是一种思想,DI只是一种实现。
AOP是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
的缩写,即面向切面编程。与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相比,面向切面编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,解决了OOP编程过程中的一些痛点。
IOC的实现原理是利用了JAVA的反射技术,那么AOP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呢?——动态代理技术
目前动态代理技术主要分为Java自己提供的JDK动态代理技术
和CGLIB技术
。Java自带的JDK动态代理技术
是需要接口的,而CGLIB则是直接修改字节码
。